close

決戰終點線(Rush)  

「賽車有風險,但只要超過2成風險,我不願去冒險。」
(20-percent , I'll accept that much risk of death, but no more.)

台灣上映日:2013.09.13
導演:朗霍華 (Ron Howard)
演員:克里斯漢斯沃 ( Chris Hemsworth)
         丹尼爾‧布爾 (Daniel Bruhl)

 

咦?!找這部戲的資訊
我才發現到我看的是口碑場
還沒正式上映耶!!!
還以為這部戲是上映一陣子了,
票房不好才縮到晚上只有一場  冏
太久沒去電影院,現在還有先來幾天口碑場喔!

 

 

我可以說...海報的小標語感覺很三粒嗎...

 

 

賽車!!
想必對於多數年輕的台灣人的回憶
只有閃電霹靂車吧!!!!!
『阿斯拉,打開推進器!!!』
賽車在台灣雖然有不少熱愛者,
但整體起來還是算較冷門,
像我這種只會看熱鬧的門外漢
雖無法像賽車迷一樣,
劇中一個簡單的地名告示牌,
一個簡單的賽車場名稱與年代,
就能了解其背後存在的意義,
但不受影響電影整體的流暢,
而從鏡頭的特寫與速度表現的捕抓方式,
以及配樂的輔助下,
也能感受到那令人血脈噴張的賽車世界。

 

既然是只有對閃電霹靂車的認識(誤)
想必對這兩位傳奇性主角也是陌生,
先來看看有網友對於這兩位傳奇的介紹
詹姆士亨特(James Hunt)
尼基勞達(Niki Lauda)
有看過的朋友應該覺得和電影有出入,
畢竟是真人真實改編,
有時為了劇情與票房所需,
被修改正常,但也不至於太誇張。


從1976年德國紐柏林北賽車場的起跑線開場,
由丹尼爾所飾演的尼基口述開始,
讓人有種『不是傳奇者要成為傳奇,而是他們活出自己才被稱為傳奇』的感覺。
口述完後,時間立刻拉回到1970,
他們孽緣開始初次認識的F1賽車場,故事正式開啟。



劇情而言,
可能是因為同時存在著兩位主角,
在角色的心理層面琢磨較少,
尤其從尼基傷後到他回到賽車場,
以及復出後第一場賽事的心理層面,
雖不至於像蜻蜓點水簡單帶過,
也能從劇中感受到尼基迫切想回到賽場上的心情,
但整體上還是有點小失望,
尤其在尼基對詹姆士說出:「你要負責讓我回到賽車場上」,
後續卻沒有相關著墨,真得可惜。
覺得應該在這心理層面還能有更多發揮空間。

 

劇中尼基總像是要潑詹姆是冷水的對話,
也能從裡頭感覺到他對這位對手的惺惺相惜,
尤其最後,他們在停機棚的對話,更是如此感受,
希望他能改變,希望他能持續與他在賽車場上一同奔馳。

 

最後尼基在最終一賽做出的決定,
與在機上與妻子得對話,
再再呼應了他對賽車的20%原則,
賽車對他不是一種刺激,
而是一種態度上的自制,
但這決定也不是沒有心理上的糾葛,
與只享受當下的詹姆士大相逕庭。

 

至於兩位女角
詹姆士的妻子Suzy (Olivia Wilde飾演),
與尼基的妻子Marlene(Alexandra Maria Lara飾演)
別說現實了,就連閃電霹靂車都一樣,
女性角色在這類劇情中,永遠扮演者等待著的角色,
縱使再怎樣的不願意,只能在背後默默的觀看與等候。

 

有別於閃電霹靂車一般的賽車片表現方式,
導演由旁物的表現、活塞的運作,
讓人深刻感受到這充滿熱血的賽事,
但同時也拍攝出這賽事所存在的的恐怖--車禍,
光是詹姆是第一次進F1賽車場時的那場車禍,
看到真的是頭皮發麻,讓人深刻感受。
寶貝他當下還看不清楚,以為那一幕是只剩下車子,
孰不知...不是這樣(發麻)

 

再來說說角色部分,
整體感覺,只有丹尼爾表現較亮眼,
但也可以說是其他角色的特色,
讓其飾演的演員發揮空間較小。

 

哈哈,最後附上尼基的訪談(原文),
其中有說他對於20%原則的執著喔~~
整齣戲也很愛他這個執著!
尤其在這種會受腎上腺素上升的運動,
能堅持這執著真的不容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nd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